在线服务(Online Service)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栏目不存在

疫苗相关知识热点问答

更新时间:2016-03-29 15:46:11点击次数:18816次字号:T|T
     近期,“山东疫苗事件”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家有接种疫苗的适龄儿童的家长更是担心不已,网络上、媒体里关于问题疫苗的各种观点想必大家已经看糊涂了。到底什么是一类疫苗、二类疫苗啊?又怎么判断疫苗是不是安全的?接种了失效疫苗,有什么危害吗……原本就对疫苗一知半解的你是不是更迷茫了呢?针对大家关心的问题,嘉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给出权威答案:

嘉兴有没有问题疫苗?

截至目前,根据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的执法检查和卫生计生部门的行业内自查结果,均未发现“山东非法经营疫苗”流入我市疾控系统和基层预防接种单位。

我们国家生产的疫苗质量有保证吗?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疫苗生产国,目前全国共有41家疫苗生产企业,可以生产64种疫苗,相对应的预防34种传染病,年生产能力超过10亿剂,每年国产疫苗接种量达到7亿剂。经世界卫生组织评估,我国的疫苗生产过程、安全性、有效性均已达到或者超过国际标准。每批疫苗出厂上市前都要进行强制性检验、审核,合格的才能投放市场,并给予批签发合格证,叫批批检,不合格的不得上市。

浙江省是如何采购疫苗的?

与很多省(市)不同,浙江省一直采取从省、市、县疾控中心到基层预防接种单位逐级供应的方式来管理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全省第一、二类疫苗的采购任务,全部实施政府集中采购。所有疫苗采购项目均报省卫生计生委、省财政厅审批同意后,委托省政府采购中心组织实施。按照政府集中招标采购管理要求,疫苗采购公告在浙江政府采购网公示,采购评标专家由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监管处抽取,采购全程录音录像,公证人员全程参与。采购结果通过浙江政府采购网公示,公示无异议后由省采购中心向中标企业发放中标通知书。

嘉兴市的疫苗是如何采购和管理的?

疫苗的采购:嘉兴市疾控系统所有疫苗,包括第一类和第二类疫苗,均严格按照浙江省疫苗管理规定,按省、市、县疾控中心到基层预防接种单位的方式逐级供应。嘉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有疫苗均来源于浙江省疾控中心。

疫苗的验收:各级在接收疫苗时,均有上级疾控中心提供的,由国家药品检验机构依法签发的“生物制品每批检验合格证明”,同时现场核实冷链运输记录、疫苗调拨单等资料,并对疫苗品种、剂型、批准文号、数量、规格、批号、有效期、供货单位、生产厂商等内容进行验收后办理入库。

疫苗的运输:市、县疾控中心装备有专门的疫苗冷藏车,每月运送疫苗分发到各接种门诊。每个接种门诊配备了足够数量的冷藏箱(包),领取疫苗时携带专门的冷藏箱(),运输过程中有完整的温度记录。 

疫苗的储存:疾控中心和预防接种门诊的冷链及生物制品均由专人管理。市、县疾控中心的冷库实行双路供电,有备用制冷机组等,冷链设备24小时温度自动监测、记录,异常温度短信报警,确保疫苗在规定的温度条件下储存。预防接种门诊按《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对储存疫苗的冰箱每天上午和下午各进行一次温度记录,目前全市已有70%以上的接种门诊实行温度自动监测和自动报警。

疫苗的使用:全市87家接种门诊,均由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进行预防接种资质认定,并全部达到浙江省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的要求。预防接种人员经过培训取得相关资质后持证上岗,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开展预防接种。疾控中心每年至少两次对辖区预防接种门诊疫苗冷链管理进行督导检查,并不定期进行暗访。

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有什么区别?

目前,我国将疫苗分为两类,也就是第一类和第二类疫苗。

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定义,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减毒活疫苗、百白破疫苗等14种疫苗,预防15种传染病。

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包括人用狂犬病疫苗、水痘疫苗、流感疫苗、肺炎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

第二类疫苗的管理,从技术上来说,与第一类疫苗没有差别,流通环节与使用环节,技术要求和质量要求都是一样的。就预防疾病而言,疫苗没有一类二类的区分。除极少数儿童因接种禁忌无法接种疫苗外,接种疫苗是保护儿童避免感染疫苗可预防疾病的最安全途径。

此次疫苗事件,问题主要出现在哪个环节?

此次事件的原委还在调查之中,从相关部门发布的消息来看,主要是因为一些非法人员违规销售疫苗。事件所涉及的疫苗是正规疫苗生产厂家生产的,但其未按规定进行冷链存储和运输,部分属于临期疫苗,在流通过程中存在过期、失效的风险。

针对本次事件,相关部门正在针对疫苗的流向、接种情况进行调查。

脱离冷链的疫苗危害有多大?

324日下午,公安部、卫计委、食药监总局针对山东问题疫苗事件举行联合记者会,通报案件调查处置进展情况。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化监管司司长李国庆表示,疫苗有效期的确定,都是经过长期稳定性试验,假如一个药物有效期说明书上规定是两年的话,实际做稳定性的时间一定要超过两年半。对温度比较敏感的一些疫苗,每批疫苗在出厂前企业都要进行挑战试验,在37℃条件下放置14周,如果质量能够符合标准,产品才可以出厂。李国庆指出,长时间脱离冷链的疫苗,有效性可能会受到影响,但一般来讲安全性不会有太大影响。疫苗短时间脱离冷链,一般不会产生安全性和有效性问题。但国家有严格的规定,脱离冷链运输是不允许的。

世界卫生组织回应中国疫苗事件时称:不正确或过期的疫苗几乎不会引起毒性反应,因此在本事件中,疫苗安全风险非常低。儿童面临的风险在于缺乏对疾病的预防能力。

接种失效疫苗,会有什么后果?

若疫苗由于过期或不当处理失去效力,接种后就不能获得针对该疾病的预防能力,可能在未来感染疾病,这种情况跟未接种疫苗的后果类似。

所有疫苗的接种均有一定的产生不良作用的风险,例如对某疫苗成分出现过敏反应。但是,接种过期或不当储存的疫苗应当不会产生任何额外的副作用和毒性反应风险。

之前所打的疫苗需要补种吗?

嘉兴目前没有发现问题疫苗,也不需要重新补打。

疫苗接种对预防疾病的价值有多大?

预防接种工作是卫生事业成效最为显著、影响最为广泛的工作之一,也是各国预防控制传染病最主要的手段。通过预防接种,全球已经成功消灭了天花;迄今脊髓灰质炎(脊灰)的发病率下降了99%,包括中国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已经实现无脊灰野病毒传播的目标;全球因白喉、百日咳、破伤风和麻疹导致的发病、致残与死亡也显著下降。

我国1978年开始实施免疫规划以来,通过普及儿童免疫,减少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结核、破伤风等疾病发病3亿多人,减少死亡400万人。2000年我国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目标。实施乙肝疫苗接种后,全国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从1992年的9.75%降至2006年的7.18%5岁以下人群已降到1%以下,因接种疫苗减少乙肝病毒感染者3000多万人。乙脑、流脑等发病人数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什么是疫苗不良反应?

由于疫苗的生物学特性和人体的个体差异(健康状况、过敏性体质、免疫功能不全、精神因素等),有少数接种者会发生不良反应。

按相对严重程度及发生频率分为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一般反应较为常见,主要有局部红肿热痛、发热、乏力、哭闹等,可自愈或仅需一般处理。异常反应主要包括过敏反应、神经系统反应和其他临床损害,发生率极低,病情相对较重,大多需要临床处置。我国每年预防接种大约10亿剂次,但是经过调查诊断与接种疫苗有关且较为严重的异常反应很少,发生率很低。

给孩子接种疫苗如何保障安全,家长应该注意些什么?

1.选择正规的、有资质的接种门诊。一定要是当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认可的有资质的机构,这样才能确保疫苗从来源、储存、运输、使用等方面的安全性。大家可以通过当地疾控中心查询正规的疫苗接种单位。

2.听从接种医生的建议和意见。家长要把孩子的健康状况如实告诉医生,让医生进行疫苗接种适应证的筛查,才能进一步确保接种的安全性。

3.每个孩子的身体耐受性不同,在接种疫苗后,个别孩子可能有一些不良反应,所以接种疫苗后必须在接种现场留观三十分钟,回家后也要注意观察,有异常情况要及时向医生报告或咨询。

相信科学,树立信心,为健康一起加油!

嘉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编辑:朱红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