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風,、少外出已經(jīng)成為許多市民的好習慣,。然而,還有一個細節(jié)往往被忽略,, 那就是大家一起吃飯時在餐桌上備上公筷公勺,。
為什么要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呢?因為我們中國人吃飯大多數(shù)時候不是分餐制,,而是共同分享一大盤菜肴,。從健康的角度來看,使用公筷公勺取菜,用自己的筷(勺)把菜送入嘴里,,是避免疾病傳播的好習慣,。
使用公筷公勺、分餐進食的好處
1.干凈衛(wèi)生,、預防疾病
圍桌共食,、不用公筷,這種看似親密無間的就餐方式,,增加了疾病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播風險,。就餐者中的病人或病原攜帶者可隨著圍桌共食中來回“穿梭”著的筷子將疾病傳播給其他共同就餐的健康人群。因此,,使用公筷公勺,、分餐進食的最大好處就是降低“病從口入”的風險。
2.減少浪費,、文明餐飲
正是因為使用公筷,,所以菜肴都沒有被各種唾液所污染,沒有吃完的,,就餐者盡可以放心打包回家,。減少浪費的同時,還培養(yǎng)了人們環(huán)保節(jié)約的精神,。
3.注重營養(yǎng),、科學搭配
中國人家庭聚餐的方式?jīng)Q定了家庭成員很難真正實施營養(yǎng)配餐。因為廚師可以決定一盤菜的營養(yǎng)搭配,,但家中每個人的口味喜好不同,,對某種食物攝取量的多少無法掌握。如果采用分餐制,,只要根據(jù)每個人需求的不同搭配好一盤菜,,那每個家人攝取的營養(yǎng)量就都可以控制了。
4.控制飲食,、預防肥胖
絕大多數(shù)人一般看見滿桌美食時是經(jīng)不起誘惑的,,所以食量沒法控制,一不小心就吃得太多,。但只要給就餐者一只大盤子,,把這一餐要吃的食物擺在食用者面前,那就自然會警醒,,知道自己攝取了多少熱量,。這種方式就是分餐制,可有效控制實際攝入量,。
如何做到公筷公勺,、分餐進食
在外聚餐
1,、公筷公勺應(yīng)與個人使用的餐具有所區(qū)分,如根據(jù)顏色,、長短,、形狀或材質(zhì)等進行識別。
2,、上桌的每道菜,、湯都應(yīng)配備分餐餐具,做到一菜一勺或一菜一筷,。
3、公筷,、公勺的擺放數(shù)量一般建議4-6 餐位的長方桌擺放兩套,,8-12 餐位的圓桌擺放四套。公筷應(yīng)放在筷架上,,不應(yīng)放在個人使用的碗碟上,。
4、火鍋或必須在餐桌熟制的菜品,,應(yīng)提供“生料專用公筷”,。
5、對尚未推行公筷制的餐館,,顧客可主動要求在每個菜盤,、盆、鍋等盛食物的容器上配備公筷公勺,,或帶上自己的筷子和勺子,,把餐館的餐具作為公筷公勺。
家庭用餐
1,、固定餐具:每個家庭成員有自己的碗,、筷子、勺子,、水杯,,且外形或顏色上容易辨別。
2,、踐行分餐:把做好的飯菜直接分到家庭成員的盤子,、碗里面,大家只是圍坐在桌子上一起吃飯,。
3,、公筷公勺:每個人使用自己的碗、筷子和勺子吃飯,,在每個菜盤,、盆,、鍋等盛食物的容器上,放上公筷公勺,,每個人都用公勺公筷夾,、盛食物。
4,、兒童喂養(yǎng):鼓勵孩子盡早獨立進食,。對無法自己進食的嬰幼兒,家長或監(jiān)護人一定要用適當?shù)姆绞礁杏X孩子食物的溫度,,嚴禁用嘴嘗孩子的食物,、幫助孩子咀嚼食物、口對口喂食孩子以及與孩子公用餐具等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