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各種性格影響著人的精神生活和情緒的變化,關系到身心健康和疾病的發(fā)生。
據(jù)研究,,癌癥的成因就有一部分與性格有關。美國醫(yī)學專家柏瑞仙寇還提出了幾種“致癌性格”:不愿寬大待人,,容易積怨,,缺乏自信,一味自憐,,凡事以我為中心,;經(jīng)受不了命運的打擊,在失去伴侶時無法擺脫痛苦,;不易與別人建立友誼,,怕不自覺地暴露感情,怕受人約束,;怕被拋棄,,總是自責。
現(xiàn)代醫(yī)學早已證實,,癌癥不是某個單個器官的疾病,,而是整個機體出問題的一個表現(xiàn)。除了癌癥之外,,支氣管哮喘,、潰瘍病患者也有特殊的性格特征。如哮喘病患者常表現(xiàn)出敏感,、懦弱和依賴性強的被動性格,,潰瘍病患者往往表現(xiàn)為辦事認真、自制力強,、喜怒不形于色,、比較固執(zhí)、帶有強迫色彩的性格,。
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兩位醫(yī)生提出人的A型和B型性格的學說。認為A型性格的人好勝心強,,辦事效率高,,往往承擔過多的工作;說話速度快,,聲音高,,缺乏耐心,常常一觸即發(fā),,甚至暴跳如雷,,并借助手勢增強語氣;也容易慌亂、焦慮和急躁,。而B型性格的人則相反,,和緩松懈,怡然自得,,說話速度慢,,有耐性,樂于與人討論問題,,善于聽人勸告,,寬宏大量,遇事平穩(wěn),,極易妥協(xié)退讓,。據(jù)此,科學家對美國加利福尼亞地區(qū)3000名居民進行了8年的跟蹤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A型性格者比B型性格的人更容易患心臟病,、冠心病和高血壓。其中,,A型性格的人患心臟病的比例為13.2%,,而B型性格的人僅為5%,兩者差一倍多,。
那么,,有沒有辦法改變性格?當然有,。你可以試試說話時將速度放慢,,把聲音放低,少用手勢,、姿勢增強語氣,,耐心聽人說話,在排隊候車,、購物,、求醫(yī)時心情平靜,利用等待的時間進行思考,;抽空與親友談心,,探索各種問題,學會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幽默,,常常樂觀微笑,,避免激烈的辯論,與鄰居建立和睦的關系,;工作要有節(jié)奏,,每天至少有20分鐘從事放松肌肉的活動,,學會客觀地衡量自己的能力、工作和成就,,經(jīng)常勸告自己減輕各種負擔和精神壓力,;少看甚至不看緊張、暴力的電視,、電影和競爭激烈的體育比賽,,勿樹立過多的競爭目標和競爭對手。
如果能在兒童時代就開始培養(yǎng)好的性格,,便能有效地預防冠心病、高血壓等疾病,。對于已患心臟病的中老年人,,如果能多少改變一下自己的A型性格,也能有效地預防心臟病復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