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氣溶膠傳播,?和飛沫傳播有什么區(qū)別?
氣溶膠是懸浮在空氣中的液體或者固體小顆粒,。大家熟悉的PM2.5顆粒物,,其實就是一類氣溶膠粒子。氣溶膠傳播是指飛沫在空氣懸浮過程中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質(zhì)和病原體組成的核,,形成飛沫核,,可以通過氣溶膠的形式漂浮至遠(yuǎn)處,造成遠(yuǎn)距離的傳播,。
氣溶膠和飛沫二者最主要的區(qū)別就是粒徑,,也就是顆粒的大小。飛沫顆粒大,,很快就會沉降,,一般在傳染源周圍1-2米左右的空間內(nèi)傳播,屬于近距離傳播,。而氣溶膠粒子小很多,,難以像飛沫一樣很快落到地面,在大氣中停留時間比較長,,隨氣流運動,,傳播距離比較遠(yuǎn)。
氣溶膠傳播的風(fēng)險大嗎,?
通過氣溶膠感染有嚴(yán)格的條件:在相對密閉的空間里,,有大量病毒排出,濃度很高,,易感者沒有采取保護(hù)措施,。
在馬路上等開放的空間里,,病毒排出后在空氣中容易被稀釋,病毒濃度就會降低到安全限度以內(nèi),,傳播距離越遠(yuǎn),,被稀釋的越明顯,被人吸入的概率很小,。此外,,病毒排出后在空氣中容易“失活”。所以,,對于氣溶膠傳播這種途徑,,大家要重視,但不用過于恐慌,。
如果能通過氣溶膠傳播,?我們該怎么防護(hù)?
氣溶膠傳播問題主要出現(xiàn)在封閉或者半封閉空間,,所以,,加強環(huán)境通風(fēng),做好自我防護(hù)都是有效的防護(hù)措施,。
減少外出,,盡量避免去人多擁擠、通風(fēng)不良的公共場所,,降低接觸病毒的可能性,。如果要去,一定要佩戴口罩,,及時洗手,。盡量和別人保持1-2米的距離。
乘坐電梯時佩戴口罩,,觸碰電梯按鈕后及時洗手,。
家庭或辦公室等封閉空間內(nèi),多開窗通風(fēng),,保持空氣流通。注意保持環(huán)境清潔,,必要時可用酒精,、含氯消毒劑等進(jìn)行消毒,盡可能殺滅病毒或降低病毒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