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覺得自己的年齡是多大,?對老年人來說,,答案也許能在某種程度上預測他們活多久,。英國倫敦大學學院一項新研究發(fā)現(xiàn),,心理年齡比實際年齡年輕的老年人通常活得更久,。
研究人員15日在《美國醫(yī)學會雜志?內科學卷》上報告說,,心理年齡反映出老年人對今后的健康狀況,、生理極限和幸福程度的自我評估,,而自我感覺比實際年齡年輕的人可能死亡風險相對較低,。為證實這一假設,他們對一項涉及近6500名老年人的研究收集的數(shù)據(jù)進行了分析,。
這些老人的平均生理年齡為65.8歲,,其中近70%的老年人心理年齡比實際年齡小3歲或更多,約25%的老年人心理年齡和實際年齡差不多,近5%的人心理年齡比實際年齡大1歲或更多,。
在平均99個月的跟蹤研究期間,,心理年齡年輕的老人死亡率是14.3%,心理年齡和實際年齡差不多的老人死亡率是18.5%,,而心理年齡大于實際年齡的老人這一數(shù)字是24.6%,。
在考慮了基準健康狀況,、身體殘疾和健康行為等影響因素后,,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相比自我感覺比實際年齡小的老人,,自我感覺比實際年齡大的老人死亡風險要高出41%,。
研究人員在論文中寫道:“自我感覺比實際年齡大是一個顯著且獨立的死亡風險預測指標……對不同死因的分析發(fā)現(xiàn),自我感覺的年齡和心血管死亡之間存在強有力的聯(lián)系,,但自我感覺的年齡和癌癥死亡之間沒有聯(lián)系,。”
研究人員還說,,盡管心理年齡和死亡風險關聯(lián)背后的機制值得進一步調查,,但心理年齡是可以通過主動干預而改變的,可有針對性地鼓勵自我感覺比實際年齡大的老人以積極的行為方式與態(tài)度面對老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