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是人體必需的重要礦物質(zhì),,如果長期缺乏,,很容易造成人體生理功能和結(jié)構(gòu)異常,甚至引發(fā)多種疾病,。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購各種鈣補充劑以求補鈣,然而,,也有不少人認為鈣片等補充劑價格高昂且口感不佳,,故而更喜歡采用“食補”的方式,如選擇流傳甚廣的“喝骨頭湯補鈣大法”,。但是,,這種方法是否真的奏效呢?
在解答這個疑問之前,,我們不妨來做一個小測試,。若請你在同等質(zhì)量的薺菜,、骨頭湯,、芝麻醬中選擇一個含鈣量最少的食品,你會選擇哪一個呢,?
或許,,正確答案會令不少人意外,它就是被許多人看作補鈣佳品的骨頭湯,。事實上,,骨頭湯中所含的鈣微乎其微。因為骨頭中的鈣質(zhì)都是以羥基磷酸鈣的形式存在,,極難溶于水,;一般的熬湯方法很難將骨中的鈣鹽溶解,所以即使經(jīng)過長時間烹煮,,溶出的鈣依然十分有限,。
科學測定顯示,一碗100毫升的豬骨湯含鈣量僅有1~2毫克,,而根據(jù)2022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的推薦,,對于18歲以上、50歲以下的群體,每人每天的鈣攝入量建議為800毫克,,這一數(shù)字與骨頭湯所能提供的1~2毫克可謂相去甚遠,。若想單純依靠骨頭湯來滿足每日的鈣攝入需求,恐怕得每天至少喝下400多碗的骨頭湯,,這對于普通人來說確實是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
即使真有大胃王能夠完成“一口氣喝下400多碗骨頭湯”的“壯舉”,達到了鈣的日推薦攝入量,,結(jié)果也往往讓人感到得不償失,。不僅會增加自身消化系統(tǒng)的負擔,而且很可能造成血脂,、尿酸增高,。這是因為骨頭湯中的脂肪和嘌呤含量很高,并不適合一次性攝入過多或長期飲用,,前者過量易引發(fā)血脂升高,;后者氧化后會變成尿酸,在人體儲存過多可能會導致高尿酸血癥,,從而增加痛風的風險,。由此可見,骨頭湯并非補鈣良方,。
那么,,究竟什么更適合用來補鈣呢?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yǎng)與健康所研究員何麗談道:“對于絕大多數(shù)人來說,,奶制品是補鈣的首選,,每100克牛奶中約含有100~120毫克鈣,其不僅鈣含量高,,且其中所含的乳糖和酪蛋白磷酸肽等成分能夠促進鈣的吸收,。同時,牛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對補充人體其他微量營養(yǎng)素(如維生素A,、鉀、B族維生素等)也具有重要作用,。盡管與之同質(zhì)量的芝麻醬含鈣量足有1170毫克,,但它含有大量的脂肪,所以我們不推薦攝入過多的芝麻醬,,因為它會隨之帶來嚴重的‘能量威脅’,,從而增加肥胖的風險?!?/span>
然而,,對于不愛喝牛奶的人群,,也可以選擇多攝入豆腐等大豆制品、魚蝦等水產(chǎn)品,、以及綠色蔬菜,,比如我們小測試中提到的薺菜,就是一種含鈣量很高的蔬菜,,每100克薺菜的鈣含量高達294毫克,。“如果不喜歡薺菜的味道,,也可以選擇芥菜,、油麥菜、小油菜,、苜蓿(草頭),、西藍花等綠色蔬菜,它們也能實現(xiàn)很好的補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