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服务(Online Service)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栏目不存在

莫让感冒遮住眼,请高度关注儿童腺病毒肺炎

更新时间:2019-07-24 16:30:40点击次数:9489次字号:T|T

    人腺病毒肺炎(HAdV)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较为严重的类型之一,多发于6个月至5岁儿童,部分患儿临床表现重,肺外并发症多,重症病例易遗留慢性气道和肺疾病,是目前造成婴幼儿肺炎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需要高度关注。

    2019年以来,全国部分地区儿童腺病毒肺炎病例与往年相比有不同程度增加。人腺病毒感染后,孩子出现高烧、咽痛流鼻涕等类似于普通感冒的症状,容易被家长忽略,导致很多儿童患上严重的肺炎。因此,家长们应了解人腺病毒相关知识,注意加强预防,疑似感染病毒时及时带孩子就诊,避免继发感染。

    人腺病毒感染潜伏期一般为2-21天,平均为3-8天,潜伏期末至发病急性期传染性最强。有症状的感染者和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包括:1.飞沫传播:是呼吸道感染腺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2.接触传播:手接触被腺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后,未经洗手而触摸口、鼻或眼睛;3.粪口传播:接触腺病毒感染者的粪便。腺病毒肺炎最常发生于6个月至5岁,尤其是2岁以下儿童。

    感染后起病急,常在起病之初即出现39℃以上的高热,可伴有咳嗽、喘息, 轻症一般在7-11天体温恢复正常,其他症状也随之消失。重症患儿高热可持续 2-4 周,以稽留热多见,也有不规则热型,一些患儿最高体温超过40℃。呼吸困难多始于病后3-5天,伴全身中毒症状,精神萎靡或者烦躁,易激惹,甚至抽搐。部分患儿有腹泻、呕吐,甚至出现严重腹胀。少数患儿有结膜充血、扁桃体有分泌物。如果孩子感染人腺病毒,一旦出现持续高热、心慌、气促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重症病例需要住院治疗。

    治疗期间的患儿应当隔离治疗,临床疑似病例应当单间隔离,确诊病例可以同时安置于多人房间,床间距> 1米。患者的活动应当尽量限制在隔离病房内,以预防交叉感染。平时也需在学校、托幼机构等单位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培养家长和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室內通风,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落实呼吸道疾病隔离等措施,强调发热咳嗽的病人带口罩等。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编辑:免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