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過長和包莖是男童體檢中最常見的問題之一。作為家長,您知道男童包皮過長和包莖,哪些情況可以不手術?哪些情況可以擇期手術?哪些情況需要及時手術?
七八歲是最佳手術時間
包皮是指覆蓋男性陰莖、龜頭和尿道口的一層表皮及黏膜。包皮過長是指包皮蓋住尿道口,但能上翻露出尿道口和陰莖頭。包莖是指包皮口狹窄或包皮與陰莖頭粘連,使遮蓋陰莖的包皮不能翻露出尿道口和陰莖頭。包皮過長可使包皮垢積儲于包皮內,引起包皮龜頭炎。包莖嚴重時包皮口可能很狹窄,有時也伴有尿道口狹窄,影響排尿。
一般來說,大部分新生兒和嬰幼兒都有先天性包莖或包皮過長。隨著年齡的增長,一部分孩子可以自行緩解,不需要手術。但是,有包皮過長、反復發(fā)生的包皮炎、粘連較緊的包莖、包皮口纖維性狹窄以及包皮囊腫等情況,就需要手術治療了。做包皮手術的最佳時間一般是孩子七八歲以后。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反復感染的包皮、纖維性狹窄的包莖,應不分年齡大小及早手術治療。
包皮環(huán)切術有三類
包皮環(huán)切術是先天性包莖和包皮過長最簡單、最常見的手術之一,常見的手術方式大致分為三大類。
1.傳統的包皮切除術。其特點是手術直觀,有微量出血,愈合快。但需縫線,切口不光滑,有時還需拆線。
2.激光、電離子刀包皮袖套狀切除術。其特點是出血很少或不出血,但愈合較傳統包皮環(huán)切術稍慢,有時需縫線。
3.套環(huán)環(huán)扎術。此種方法是將包皮用彈力線捆扎或用外環(huán)卡壓在內環(huán)上,讓包皮壞死脫落,愈合的時間相對較慢。這種方法不用縫線,所以手術時間短,切口整齊、美觀,現在大部分醫(yī)院都采用這種方法。但對于包皮口狹窄嚴重、包皮腔較小,或包皮與龜頭粘連嚴重的病人,用前面兩種方法較好。
學齡兒童一般都能配合醫(yī)生手術,采用陰莖根部阻滯麻醉或龜頭表面麻醉,不需住院。學齡前兒童常需要靜脈全身麻醉,留觀住院一天。
術后少活動以防出血
包皮手術后家長要照顧好孩子,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術后盡量減少活動,以防術后活動出血,包皮環(huán)松動。睡覺時可使用支被架將被單撐起,防止碰到陰莖上。按照醫(yī)師的建議,可能需要向陰莖局部適當用藥,以利于脫環(huán)和預防感染。術后除了用抗生素外,還需使用防止勃起與止痛的藥物。術后可能出現陰莖龜頭部不適,這是正常現象,一周左右就可逐漸消失。術后傷口會有輕微疼痛及淤腫的情形,一般7~14天即可痊愈。術后傷口應保持清潔、干燥,小便時小心不要弄濕切口。傷口若腫痛、出血嚴重,則應立即回醫(yī)院就診。平時要穿寬松的內褲,減少摩擦,保持會陰部清爽透氣。術后如果水腫持續(xù)時間較長應到醫(yī)院復查,以防繼發(fā)感染。術后適當注意營養(yǎng),少吃辛辣等刺激性的飲食。
包皮環(huán)切術一般效果很好,但也會出現一些并發(fā)癥。術后可能發(fā)生創(chuàng)緣滲血、結扎線松脫,或陰莖勃起頂松包皮環(huán)所致的出血。發(fā)現術后出血應及時就醫(yī),必要時再次手術。如果術前對包皮、陰莖頭炎癥未能有效控制,無菌操作不嚴格,術后尿液污染傷口等都可導致切口感染。發(fā)生感染后應拆除部分縫線或取環(huán),使引流通暢,臥床休息,應用藥物。
包皮手術后包皮系帶水腫是較常見的癥狀,一般2~3周可復原,但也有長達3個月以上仍然有水腫者,不必恐慌,等新的循環(huán)形成后自然就消腫了。如果包皮切除過多,術后會影響陰莖勃起,嚴重者可作皮片移植術加以矯正;如果包皮切除過少,術后包皮仍然包裹陰莖頭,若包皮向上翻轉無困難者,可經常翻轉清洗,若仍不能滿意翻轉或仍反復感染者,可再次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