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菜不能等涼了再放冰箱,一定要趁熱……
更新時間:2020-07-01 09:26:30點擊次數(shù):1484次字號:T|T
飯菜吃不完放冰箱,是基本操作,。
很多人以口口相傳的方式,確立了「飯菜應該等涼了再放冰箱」這一觀點,,理由是,,容易壞。
而另一種觀點則是:不僅不能等涼,,反而要趁熱放,!理由同樣是,容易壞,。
那到底要不要等食物涼涼再放冰箱,?
要解開這個謎,得搞清楚 3 個問題:
等待放涼的食物,,會發(fā)生什么,?
趁熱放冰箱,,真的會傷冰箱嗎,?
正確的方法是什么?怎么放才合適,?
只要溫度合適,,飯菜里的細菌會暴增
其實食物上通常都沾有細菌,數(shù)量不多,,但有些值得重視:
既有大腸桿菌這樣平時人畜無害,、只有達到一定數(shù)量才能讓人生病的「條件致病菌」,
也有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這些在數(shù)量很少時就很厲害的「強毒力致病菌」,。
但這些細菌一旦大量增殖,,再吃進肚子里就會出問題了,,可導致細胞功能紊亂、毒血癥,,引起腹痛,、腹瀉、嘔吐等消化道癥狀,。
影響細菌增殖的因素很多,,包括食物的營養(yǎng)成分、酸堿度,、含水量,、烹飪的方式等,,但影響最大也最普遍的因素還是——溫度。
超過 60℃,,絕大多數(shù)細菌無法存活,;
低于 4℃,細菌增殖明顯緩慢(并不是不增殖),;
因此 4℃~60℃ 也被稱為食物的「危險溫度區(qū)」,。
食物的「危險溫度區(qū)」,4℃~60℃
再比如 35 ℃~37 ℃,,正好是人的體核溫度(內臟溫度),,也正好是以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為代表的常見食源性致病菌的最適生長溫度,。
一旦大量沙門氏菌和金葡菌進入你的身體,,可以引發(fā)惡心、嘔吐,、發(fā)熱,、腹痛、腹瀉等癥狀,。
你想想,,現(xiàn)在是夏天,氣溫是不是也就這個溫度,?
不同溫度下細菌的增殖速度,,4 ℃ 下無明顯增長,所以,,飯菜在進冰箱之前的時間,,越短越好。
食物放冰箱做到 2 點:盡快 + 密封
用大白話說,,就是任何美食只要你不準備吃了,,就應該盡快降溫至 4℃ 以下保存。例如,,一盤熱氣騰騰剛出鍋的菜但你不準備馬上吃,,就可以裝進帶蓋的密封盒子里,放進冰箱,。
總之,,趁熱放,越早降溫越安全,。
這里要特別強調下密封保存,,推薦用帶蓋的密封盒保存。可以讓食物不串味兒,,還能減少水分蒸發(fā),,好處多多。
除了做好的菜,,買回來的不準備馬上吃的菜,,也要盡快放冰箱,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建議,,不超過 2 小時,。
生肉、禽肉,、海鮮,、蛋類及其他需要冷藏的食品,都不要放在室溫下超過 2 小時,;如果室溫超過 32℃,,這個時間要縮短到 1 小時。
熱菜直接放進去,,傷冰箱嗎,?
答案是,,不傷,。
熱飯熱菜放入冰箱,會短暫提高冰箱溫度,,但冰箱冷藏室裝有溫度傳感器,,傳感器感受到溫度升高,會立刻啟動降溫程序,,讓冷藏室恢復低溫狀態(tài)。
可能又有人會擔心,,熱飯熱菜溫度很高,,會不會把旁邊的菜弄壞?
這個問題,,同樣不用太擔心,。
在這段降溫的時間里,確實會在一段時間內讓周圍的食物溫度上升,,建議熱飯熱菜跟周邊食物保持距離,。
但熱飯熱菜對冷藏室的溫度影響很小很小,大致相當于開了幾次冰箱門,。這類臨時的溫度升高,,冷藏室溫度不會發(fā)生質的變化,不會影響整體保鮮效果。
大冰箱的話,,可以讓熱食物住個單間,;小冰箱東西又比較多,建議熱食物跟其他食物留出 2 厘米以上距離,。
總之,,冰箱比我們想象中更堅強更智能。
無論是熱是涼,,食物都盡快放冰箱,。
健康杭州 (編輯:健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