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动态(CDC Update)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栏目不存在

“人民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是我的使命” 战斗在疫情一线的“全民医生”

更新时间:2014-06-04 14:33:29点击次数:4152次字号:T|T

时报讯 他的身影,不仅局限于办公室,还频频出现在城乡社区、工矿企业、大专院校;他的专业精神与科学态度,不仅为病患提供专业意见,还为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他对生命的关爱,不仅仅是控制疫情、普及防病知识,还让大众感受到卫生服务的公平与社会的温暖。

他是一名普通的医生,又是一名特殊的医生,战斗在卫生防病第一线,肩上扛着公共卫生安全的社会责任。他正是“全民医生”――浙江省疾控中心主任夏时畅。
直面H7N9切断传染源
去年春天,H7N9禽流感突袭浙江。4月3日报告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短短一个半月,全省累计报告46例确诊病例,死亡10例。一时间,人心惶惶。
“与H7N9禽流感病毒做斗争,只能它死,必须人活。”说起病毒性疾病,夏时畅主任用这句话来形容这场战争的严酷性――如果阵地失守,疫情扩散,就将是一场灾难!
功夫不是凭嘴说,夏时畅主任带领整个疾控团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外环境监测,进行迅速精确的实验室病毒检测,建立灵敏的疫情监测报告网络,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夏时畅主任说,流行病学调查发现,H7N9禽流感病毒的传播来源,是活禽批发与交易市场,控制好活禽批发交易才能做好疫情防控。
疫情面前,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才能避免更多人感染,才是防控根本。浙江省疾控中心向省政府建议,主城区内永久关闭活禽交易市场。可是,随之而来的是反对与质疑。夏时畅主任力排众议,他说的一句话,让浙江省疾控中心办公室主任张新卫至今印象深刻:只要病例数还在增加,老百姓就不会安心,只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才能真正控制好疫情。
事实证明:减少发病为全省确诊病例得到及时、规范处置与治疗赢得了时间,1038名密切接触者未出现续发感染;主城区永久关闭活禽交易后,全省连续三个月没有新发病例。这场攻坚战,疾控人打赢了!
突发疫情奔赴现场做调查
作为众多承担防控疫情重任的一员,夏时畅主任的日常工作,总是与众多传染病名词紧密相联,从SARS到禽流感、登革热、急性肠道传染病等。
2005年嘉兴地区暴发急性肠道传染病疫情,超过百人集体出现腹泻、呕吐,流言四起。当时,夏时畅任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分管传染病防控工作,他带领专家组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完成对成千人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并以饮食饮水为切入口展开调查,最终发现是流动人口直接饮用井水和凉拌菜受到污染引发疫情。
短短一周时间内,他们就成功控制住疫情,社会恐慌情绪烟消云散。流言止于智者,但“智”从何来?夏时畅主任说,疾控工作者在关键时刻必须要有“一锤定音”的本领,没能力“定音”,老百姓就难“定心”。
2003年SARS暴发,夏时畅主任仅穿着一件白大褂、戴着一个普通口罩,就去做疑似病例的调查与隔离处置工作了。因为这样的工作耽误不得,必须用最快的速度对疑似病例进行调查与识别。
2005年慈溪一地十几人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当地居民谈病色变。经过调查和分析,发现这是经蚊子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登革热。夏时畅主任带领整个团队奋战一天一夜,完成了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提出了处置意见。当地在专家组指导下迅速控制了疫情。其实蚊子也可能咬他们,但是不到现场深入调查,就不可能识别疫情,不可能控制疫情。

这些事,就像一个个传奇故事一样,让全省疾控工作者津津乐道。
深入地震水灾第一线
灾情就是命令。2008年汶川大地震,当时还在北京开会的夏时畅主任,主动向厅长请缨,火速奔赴四川投入救灾防病工作。
面对灾区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当地毁于一旦的卫生基础设施,担任医疗救援队副总队长、卫生防疫大队大队长的他身先士卒,争分夺秒地组织防疫战士投入战斗。住的是一到下雨衣服被子全湿透的帐篷,吃的是没有热水冲泡的方便面,陪伴他的是每天高频次的余震。即便如此,为确保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他克服多重困难,全方位打赢紧急医学救援、消毒杀虫、水质检测、疫情监测、健康教育等灾后防疫的硬仗。
去年10月,台风“菲特”肆虐我省,宁波、嘉兴、湖州等多地受灾。夏时畅主任带领疾控应急小分队员,第一时间奔赴现场救灾。每天早上8点前出发深入社区救灾防病,晚上10点回到指挥部继续挑灯开会。
“有困难,有危险,夏主任总是先上。”浙江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专家吕华坤说。翻开记录近年来疾控中心参与抢险救灾的影集,总能看到夏时畅主任救灾第一线无畏无惧、顽强拼搏的身影――地震时寻找水源,余震时不时发生,他拽着树木往斜坡上走,为的是让灾民喝上安全的水;大水泛滥救灾区时,车子被挡在路上,夏时畅主任第一个走下车,卷起裤腿,进村入户给居民分发消杀药品。
夏时畅主任说,把药品和宣传资料送到,就是把我们的关怀送到,把希望送到。
行医誓言用毕生践行
“预防要想做得好,健康教育要做得好,才能更好地做到全民健康。”夏时畅主任说。
刚工作不久,他和几个同事努力,结合全国第一、第二次吸烟情况调查,首次在我省开展了“小学生劝阻父母吸烟”工作,并成功建立了浙江省小学生劝阻父母吸烟的“江干模式”,得到全国爱卫会和世界卫生组织认可并推广。
1996年起,夏时畅主任又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经验,应用到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域,开展了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探索。其间,他还着力于组织开展学校健康促进工作,并在全省迅速推广应用。截至目前,我省健康促进学校已达到数百所,相关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还编印成册,在全国和全球发展中国家推广。
工作了二十多年,夏时畅主任始终没有忘记当年还是医学生时许下的誓言:健康所系,生命所托,救死扶伤,不辞艰辛。
他说,自己很普通,做的是一名普通医生该做的事情,对付的是疾病,维护的是健康。只不过他不是站在手术台上,而是站在对抗疫情与疾病预防的第一线,肩上扛着的是公共卫生安全的责任。
回想起多年的工作,夏时畅主任用“热爱”“意义”“责任”三个词语来形容。“我热爱这份工作,能够救死扶伤帮助患者,再大的工作量我也乐此不疲。能够发挥所学所想所能,保护全民健康,这份工作非常有意义。健康所系、生命相托这份责任,毕生不会忘记。”
来源:青年时报 (本站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