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讯 他的身影,不仅局限于办公室,还频频出现在城乡社区、工矿企业、大专院校;他的专业精神与科学态度,不仅为病患提供专业意见,还为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他对生命的关爱,不仅仅是控制疫情、普及防病知识,还让大众感受到卫生服务的公平与社会的温暖。
他是一名普通的医生,又是一名特殊的医生,战斗在卫生防病第一线,肩上扛着公共卫生安全的社会责任。他正是“全民医生”――浙江省疾控中心主任夏时畅。
直面H7N9切断传染源
去年春天,H7N9禽流感突袭浙江。4月3日报告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短短一个半月,全省累计报告46例确诊病例,死亡10例。一时间,人心惶惶。
“与H7N9禽流感病毒做斗争,只能它死,必须人活。”说起病毒性疾病,夏时畅主任用这句话来形容这场战争的严酷性――如果阵地失守,疫情扩散,就将是一场灾难!
功夫不是凭嘴说,夏时畅主任带领整个疾控团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外环境监测,进行迅速精确的实验室病毒检测,建立灵敏的疫情监测报告网络,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夏时畅主任说,流行病学调查发现,H7N9禽流感病毒的传播来源,是活禽批发与交易市场,控制好活禽批发交易才能做好疫情防控。
疫情面前,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才能避免更多人感染,才是防控根本。浙江省疾控中心向省政府建议,主城区内永久关闭活禽交易市场。可是,随之而来的是反对与质疑。夏时畅主任力排众议,他说的一句话,让浙江省疾控中心办公室主任张新卫至今印象深刻:只要病例数还在增加,老百姓就不会安心,只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才能真正控制好疫情。
事实证明:减少发病为全省确诊病例得到及时、规范处置与治疗赢得了时间,1038名密切接触者未出现续发感染;主城区永久关闭活禽交易后,全省连续三个月没有新发病例。这场攻坚战,疾控人打赢了!
突发疫情奔赴现场做调查
作为众多承担防控疫情重任的一员,夏时畅主任的日常工作,总是与众多传染病名词紧密相联,从SARS到禽流感、登革热、急性肠道传染病等。
2005年嘉兴地区暴发急性肠道传染病疫情,超过百人集体出现腹泻、呕吐,流言四起。当时,夏时畅任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分管传染病防控工作,他带领专家组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完成对成千人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并以饮食饮水为切入口展开调查,最终发现是流动人口直接饮用井水和凉拌菜受到污染引发疫情。
短短一周时间内,他们就成功控制住疫情,社会恐慌情绪烟消云散。流言止于智者,但“智”从何来?夏时畅主任说,疾控工作者在关键时刻必须要有“一锤定音”的本领,没能力“定音”,老百姓就难“定心”。
2003年SARS暴发,夏时畅主任仅穿着一件白大褂、戴着一个普通口罩,就去做疑似病例的调查与隔离处置工作了。因为这样的工作耽误不得,必须用最快的速度对疑似病例进行调查与识别。
2005年慈溪一地十几人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当地居民谈病色变。经过调查和分析,发现这是经蚊子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登革热。夏时畅主任带领整个团队奋战一天一夜,完成了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提出了处置意见。当地在专家组指导下迅速控制了疫情。其实蚊子也可能咬他们,但是不到现场深入调查,就不可能识别疫情,不可能控制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