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匡春林 通訊員 楊芳 湯雪
近日,一份據稱由首都兒科研究所內分泌科一名醫(yī)生開具的預防兒童性早熟禁食食物名單,在微博、微信和一些育兒網站上廣為流傳。名單上的這些食品和用品,真的能夠導致兒童性早熟嗎?
記者昨日采訪長沙市中心醫(yī)院、市第四醫(yī)院兒科專家得知,目前尚不能確認禁食名單中的食品和用品與兒童性早熟有直接關系。不過要提醒家長的是,激素超標的藥物或食物可能會誘發(fā)“性早熟”,家長應妥善保管避孕藥等激素類藥物,平時要讓孩子少吃家禽脖子、增高保健品等。
網傳
家長擔心孩子性早熟
兒童禁食名單在網上走紅
這份悄然“走紅”的禁食食物名單寫在一張類似病歷的紙上。記者看到,這張紙上所列的禁食食品主要包括蛋白粉、蜂蜜、燕窩、牛初乳、多種維生素等10余種。此外,紙上還寫有禁用產品,如蘆薈護膚品等。
因為這份禁食名單涉及多個嬰幼兒食品和用品,因而引發(fā)不少家長的擔憂。這幾天來,這份名單已成為市民微信朋友圈、微博,以及一些育兒網站的熱傳帖子。長沙市民李女士從網上看到這一名單后,已經轉發(fā)了不下10次。她說:“雖然說不清這份名單是否屬實,但多注意點應該沒錯。”而市民王女士則有些煩惱,7歲的兒子幾乎每天都會飲用某知名品牌的牛奶,但其中含有的一種成分也被列入該份導致兒童性早熟的禁食名單,“兒子會不會因此性早熟?”
這份禁食名單是否會影響嬰幼兒食品和產品的銷售?記者昨日走訪長沙多家超市和嬰幼兒用品店發(fā)現,與禁食名單有關的嬰幼兒食品和產品并未受到太大影響。一家母嬰店的店員坦言,每年都有類似的傳言出現,有些敏感的家長在購買時會先咨詢,得知并無科學依據后,一些家長依舊會繼續(xù)購買,但有些家長確實會主動放棄購買。
案例
避孕藥“催熟”4歲半女童
醫(yī)院接診性早熟患兒日趨增多
近日,家住雨花區(qū)砂子塘小區(qū)4歲半的女孩婷婷突然來了“月經”,且乳房突起如櫻桃大小,送醫(yī)院一檢查,竟是“性早熟”。媽媽李女士詢問才得知,婷婷看到媽媽經常服用的藥物和涂抹物后,竟偷偷模仿。而婷婷服下的竟是避孕藥,涂抹的則是豐乳霜,由于這些藥物和化妝品含有性激素,才導致婷婷出現性早熟情況。
和婷婷一樣,一名家住岳麓區(qū)蓮花鎮(zhèn)的7歲女孩麗麗(化名),由于乳房發(fā)育很明顯,前不久來到長沙市第四醫(yī)院兒科就診。醫(yī)生得知,麗麗3歲時因為體弱多病,父母為了增強孩子體質,經常給孩子吃一些高蛋白營養(yǎng)補品。這或許是導致麗麗出現乳房發(fā)育的“罪魁禍首”。
“孩子體內激素異常,才出現了乳房發(fā)育、下體出血等性早熟癥狀。”長沙市中心醫(yī)院兒童保健科主治醫(yī)師袁紅霞介紹,每年的寒、暑假,醫(yī)院都會接診很多患兒,去年暑假就接診了37名性早熟患兒,年齡多集中在4到8歲,其中女性患兒比男性多60%左右。來自長沙其他醫(yī)院的接診數據也顯示,近年來,醫(yī)院接診的性早熟患兒越來越多。
專家
目前暫無明確實驗依據
不能確認這些食品是否含激素
禁食名單中的食品是否真的會導致孩子性早熟?中國農業(yè)大學食品學院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食品科學博士范志紅表示,她并不能確認禁食名單上的食物是否含有激素或者導致性早熟的物質。不過,單從營養(yǎng)角度上來看,蛋白粉和動物脂肪容易促進兒童性早熟。
據了解,這份兒童禁食禁用名單是首都兒研所內分泌科的一名陳姓醫(yī)生開具,其對象為已經具有性早熟癥狀的患兒。該醫(yī)生表示,這份禁食名單是根據其接診的數千個臨床病例的治療效果而開具的,主要根據自己的臨床經驗,不過自己并不清楚上述食物中具有哪些成分,也沒有做過專門的檢測。
“從目前醫(yī)院接診的性早熟患兒角度來看,如果孩子食用了含有雌激素的藥物、食物,使用了這樣的化妝品,可能出現性早熟的體征。”長沙市第四醫(yī)院兒科主任醫(yī)師鄭艷平認為,禁食名單上的這些食物,目前在醫(yī)學文獻上暫時找不到相關資料,要在營養(yǎng)學等相關專家試驗之后,才能得出結論,因此暫時不能確認禁食名單上的食物是否含有激素或者導致性早熟的物質。
分析
多種因素造成“性早熟”
孩子出現癥狀后應盡早就醫(yī)
“除遺傳、疾病等因素外,環(huán)境污染、營養(yǎng)過剩、誤服含雌激素的藥物,偷看言情涉性書籍或影像等,都是造成孩子性早熟的重要原因。”袁紅霞表示。
鄭艷平也指出,“性早熟”是由多種因素綜合刺激造成的,包括:食物或者藥物當中含有的激素會導致孩子性早熟,比如某些含有激素的營養(yǎng)品、壯骨沖劑等;環(huán)境激素的影響,比如牲畜體內可能被注射雌激素而多長肉多產奶,魚蝦食用的激素飼料等,這些環(huán)境激素都可能是造成性早熟的原因之一;垃圾食品也會增加性早熟的風險,比如油炸類食品可能帶來兒童肥胖,進而出現內分泌紊亂,導致性早熟的出現;色情信息也會造成性早熟,當然這是對部分年齡較大的孩子而言。
袁紅霞建議,若孩子出現性早熟的一些癥狀,家長應盡快帶孩子到醫(yī)院檢查。如果檢測出是真的性早熟,家長最好能定期帶孩子去做腹部B超、性激素、骨齡等檢查,并進行治療。
提醒
性早熟多是吃出來的
孩子別吃4類“高激素”食物
嬰幼兒如何避免性早熟?袁紅霞提醒,從目前接診情況看,性早熟的孩子大多是“吃”出來的。家長應盡量別讓孩子吃家禽脖子、油炸類食物、口服營養(yǎng)液和補藥這4類“高激素”食物,應避免孩子光照過度、大量使用化妝品、受環(huán)境污染影響、誤服避孕藥等,降低孩子性早熟的幾率。
“現在有一些家禽是被‘催熟’的,而‘催熟劑’主要集中在家禽頭頸部的腺體中,如果長期吃雞、鴨、鵝的頸部,可能導致性早熟。”袁紅霞解釋,而高熱量的油炸類食物會在兒童體內轉化為多余脂肪,引發(fā)內分泌失調,促使性早熟。
袁紅霞特別指出,一些家長喜歡給孩子服用口服營養(yǎng)液和補藥,其實這都是錯誤的做法。一些口服營養(yǎng)液中含有激素,孩子服用后在五六歲時長得會比同齡孩子高大,但它們可能導致孩子進入正常發(fā)育年齡就不長或長得慢。此外,冬蟲夏草、人參、桂圓干、荔枝干、黃芪、沙參等大補類食物,對于接近青春期的孩子而言,身體較為敏感,長期大量服用容易提前進入青春期。
相關鏈接
何為兒童性早熟?
2010年8月,原國家衛(wèi)生部發(fā)布的《關于兒童性早熟與牛奶雌激素相關問答》指出,就目前而言,女孩在8歲前出現明顯的第二性征和/或9歲前出現月經初潮,男孩在9歲前出現第二性征和/或一側睪丸容積≥4ml,就被認為是性早熟。
女孩早熟的主要臨床表現:乳房隆起,出現陰毛、腋毛,身體增高加速,內分泌增加,甚至月經來潮。
男孩早熟的主要臨床表現:睪丸、陰莖增大,變聲,長出小胡子,身高增長加速,出現陰毛和遺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