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3日)正式入伏,今年來最大范圍的高溫便應景來襲,。預計,,今天,華北大部,、黃淮,、江淮西部、江漢,、江南中西部,、華南大部以及重慶、陜西關中等地有35~37℃的高溫天氣,,部分地區(qū)將達39~40℃,。
昨天起,一大波高溫包圍華北,、重慶,、華南等地。昨天14時,,華北,、黃淮中西部及其以南一直到西南地區(qū)東部、江南和華南等地氣溫普遍達到了30℃以上,。省會級城市中,,北京、天津,、石家莊,、重慶和海口達到35℃以上,,其中北京為今年首個高溫日,,最高氣溫達到38.7℃,同時創(chuàng)下今年來新高,。
今天正式入伏,,炎熱的范圍繼續(xù)顯著擴大。中央氣象臺預計,,13日至14日,,華北大部、黃淮、江淮西部,、江漢,、江南中西部、華南大部以及重慶,、陜西關中等地有35~37℃的高溫天氣,,其中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山東西部、河南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qū)可達38~40℃,。中央氣象臺7月13日06時繼續(xù)發(fā)布高溫黃色預警,。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稱,這將是今年來最大范圍的高溫天氣,,不過高溫持續(xù)的時間不長,。隨著冷空氣和陰雨天氣的到來,15日起,,高溫將逐漸消退,。
馬學款稱,華北平原和黃淮地區(qū)的高溫較為“兇猛”,,局部地區(qū)最高氣溫可達39~40℃,。究其原因,上述地區(qū)目前正處在“燦鴻”的外圍云系和降雨云團兩個天氣系統(tǒng)的晴空區(qū),,因此日照強,,輻射增溫較為顯著,氣溫明顯上升,,炎熱不算升級。
炎熱天氣下極容易發(fā)生中暑或虛脫現(xiàn)象,,老弱病幼人員應減少戶外活動,,要注意多飲水以補充身體水分。
小知識:
什么是高溫?
我國一般把日最高氣溫達到或超過35℃時稱為高溫,,連續(xù)數(shù)天(3天以上)的高溫天氣過程稱之為高溫熱浪(或稱之為高溫酷暑),。(新華網(wǎng))
北京市消防局發(fā)布高溫天氣安全提示
最近,燃氣引發(fā)的火災呈上升趨勢,。12日7時40分,,119指揮中心接到報警,稱海淀清河毛紡廠郵局西側一飯館液化石油氣發(fā)生爆燃,。指揮中心立即調派1個消防中隊,、3輛消防車到場處置。8時21分,,明火被徹底撲滅,,現(xiàn)場搜救出1名傷者,,已送往醫(yī)院救治。
消防部門介紹,,隨著氣溫升高,,燃氣會受熱膨脹,燃氣管道內的氣壓會增大,,容易發(fā)生泄漏,。由于燃氣的比重比空氣大,一旦泄漏,,會像水一樣往低處流動,,在低洼處形成積聚,很容易達到爆炸濃度,。
消防部門提醒市民和相關商家,,一定要選用符合國家質量標準的、由專業(yè)廠家生產(chǎn)的燃氣器具;若是有要出遠門或長期不居住的房屋,,務必關閉表前閥門;使用電子打火的燃氣灶,,點火時先開啟灶前閥,再開啟灶具閥;常開門窗,,注意房間的通風換氣;操作燃氣器具時,,旁邊一定要留人看護,不可遠離;要經(jīng)常檢查燃氣具開關是否關閉良好,,檢查室內立管和穿樓板處管道是否銹蝕嚴重,,可用肥皂水涂抹管道和連接處,檢查是否有泄漏現(xiàn)象;一定要安裝可燃氣體報警器,,并經(jīng)常檢查是否處于正常工作狀態(tài),。
同時,消防部門還提示高溫天氣下應注意預防的三類火災,。
首先是家用電器類火災,。高溫天氣,空調,、冰箱,、電風扇等用電設備的用電量大增,電器線路負荷加大,,老舊線路火災隱患不容忽視,,應及時更換老化失效的部件,選擇功率適用,、質量完好的電器連接線及插座,,使用時做好電器通風散熱,避免因插座、電線,、電器元器件局部過熱而引發(fā)火災,。長時間使用的家用電器,如空調,、冰箱,、路由器等,要適當斷電“休息”,,以免超負荷運轉造成溫度過高而燒壞元器件,。
汽車自燃也是夏季常見火災。機動車要做好檢查保養(yǎng),,不要長時間放置在陽光下暴曬,。露天停車時,勿將打火機等危險物品放在機動車儀器面板上和擋風玻璃下,,以免車內高溫導致打火機等危險物品爆炸引發(fā)火災,。車輛行駛過程中如果產(chǎn)生異響、異味,,應立即熄火停車,,不要貿然打開車前蓋,因為空氣進入反而容易助燃,。要根據(jù)車輛類型,、大小配備合適的滅火器材。
文物古建更是夏季重點防范對象,。文物古建絕大多數(shù)是以木材為主要材料的建筑,,耐火等級低,多數(shù)古建筑是由柱,、梁,、屋頂?shù)葮嫾M建,內存放有綢緞,、織布等易燃物品,,火災荷載大。文物古建內的電器線路必須穿管敷設;嚴禁使用日光燈,、水銀燈照明;古建筑物群內用電照明的,均應在室外安裝開關箱,,做到人離電斷;照明設施應距離可燃,、易燃物質保持一定距離;要加強對文物古建的防火巡查;重要的磚木結構或木結構的文物古建筑內,應加強濕化,、看守等防范措施,,確保消防安全。(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