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8日的《JAMA》刊载了一篇文献,研究者们认为尽管可100%治愈,结核病依然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为全球传染病死亡的第二大病因,同时耐药性结核病的发生日益普遍。人口稠密、贫困和结核病治疗完成率不足是造成疫情的原因。
自从20年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全球处于结核病紧急状态,结核病控制也取得了显著进展。1990年至今,与结核病相关的死亡率已下降45%,从每100万人25例死亡降至14例,但各国间死亡率不尽相同。
结核病控制的最大风险为有效且目前可用的策略执行不力。结核病控制基于3项基本原则:及时准确的诊断;一经确诊即实施有效的治疗,并监控治疗进展直至治疗完成;以及阻断疾病的传播。
诊断
尽管存在一定限制,痰液涂片的抗酸杆菌微生物学检查依然是诊断的主要方法。较新的诊断方法灵敏度较高,且能判断微生物是否具有利福平耐药性。这些新型诊断方法可有助于涂片镜检的诊断,但不可替代涂片镜检,因为这些方法较为昂贵,且对基础设施要求较高,如要求电量供应稳定。结核病的早期准确诊断有助于较早开展治疗和减少疾病传播,但需要治疗的及时启动。
迅速完整的治疗
有多达10%至30%的痰液涂片化验呈阳性的患者未开始治疗,该结果是由化验室、治疗机构和患者的沟通不力造成的。有效、定期和模式化的监督结核病诊断、治疗机构及患者,同时进行项目管理和评价,是结核病控制的关键步骤。
支持性监督要求员工在轮流监督一线医务人员的中央或省级地区监督专员督促下进行特定的技能训练。定期、模式化的治疗诊所地区性考察可使监督人员能够审查登记信息和治疗记录,并访问患者和医护工作者,从而对医护人员能力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
有效的治疗观察是一种建立、维持和增强患者与卫生保健工作者之间联系的活动,确保患者是计划的中心,从而增加治愈的可能性。如果患者停止治疗,则该计划将花费资源重新进行招募,这是该计划承担责任的具体表现。
感染控制
在HIV感染率高和医院病房开放、拥挤的资源匮乏的地区,结核病可能会大量传播;在南非,已经发生结核病广泛耐药性的灾难性和致死性爆发。卫生保健工作者存在相当大的风险,但在结核病高发地区很少有卫生保健系统监测工作人员的结核病,即使进行了监测,也很少进行随访。
耐药性结核病
需要治疗结核病耐药性患者数增加是以下2个不同问题的症状:在聚集环境内感染控制缺乏导致的原发性耐药性;治愈率不足导致的获得性耐药性。具有结核病耐药性患者的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是必需的,特别是在HIV感染率较高的地区。分子检测将提高诊断,但有效治疗取决于药物敏感性检测。理论上,所有结核病患者,或至少是那些对既往治疗无反应的患者,应针对耐药性进行隔离测试。除了氟喹诺酮类药物,二线药物比一线药物疗效差、毒性高且昂贵。增加资源是必要的,但绝不能挪用核心结核病控制的现有资源。
结论
遗忘是结核病控制面临的主要挑战。政治负责人忽略了最有可能感染和死于结核病的贫困者和被剥夺权利的人群。卫生负责人忽略了简单的、技术含量低的干预措施,从而忽视治疗观察、现场监督以及监测和评价核心工作。患者遗忘了是怎么生病的,且当症状消退时可能会停止用药。
结核病的特点是持续性――结核分枝杆菌在大多数感染者中持续终生,再生杆菌的持续期为治疗的最初几周。不仅在计划中,而且在实际实施中,持续性必须与结核病控制基本原则匹配。在结核病控制计划中的创新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并且应该适当地使用新技术,但必须伴随有效的核心公共卫生实践。
摘引网址:http://www.chinacdc.cn/gwxx/201411/t20141106_1062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