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计生委回应奶粉肉毒杆菌事件
更新时间:2013-12-04 17:15:49点击次数:5050次字号:T|T
本报讯 (记者叶龙杰 张 昊)8月9日,在国家卫生计生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微生物实验部主任李凤琴表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已从市场抽样,对有问题的奶粉进行检测,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也检测了很多样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接到因吃可能含有肉毒杆菌的奶制品而有人出现不适的病例报告。
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副司长邓海华指出,针对奶制品中可能含有肉毒杆菌的问题,国家卫生计生委的职能是标准制定和风险评估。在接到国际食品安全当局网络通报新西兰污染乳制品问题的邮件之后,国家卫生计生委及时把有关信息向国家质检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进行了通报,配合相关监管部门做好相应的处置工作,同时组织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相关专家,通过博客、微博、网站、接受媒体采访等方式,对肉毒杆菌的科普知识进行了大量宣传。
8月10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刘秀梅研究员在该中心举办的开放日活动中介绍,肉毒杆菌是通过产生肉毒毒素引起健康危害。而肉毒毒素中毒是一个急性发作的过程,潜伏期非常短,现在没有出现中毒病例,接下来再出现病例暴发的可能性非常低。同时,被污染的原料已经被禁用,由污染原料生产的产品也被追踪并召回,因此公众不必对乳粉的安全过度担心。肉毒毒素不同于重金属污染,不存在蓄积效应,所以即使孩子此前吃过相关受污染品牌奶粉,家长也不用担心极微量的毒素摄入会对孩子将来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据介绍,该中心已经对受污染原料品牌的相关批次奶粉进行检测并开展风险评估,得到详细的DNA测序、细菌分型等结果大约需要一个月才能完成。
来源:国家卫计委 (本站编辑: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