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的管理机制是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近五年来平湖市学校传染病管理有序,没有发生传染病突发和暴发疫情,学校教学秩序平稳。
学校传染病防制工作有传播快、危害大、范围广等特点,长期以来都是传染病管理的重点。为确保广大师生的健康,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营造健康、和谐、有序的校园氛围,市疾控中心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分析,积极探索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行之有效的防控策略,使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行政管理与业务指导并重
部门协作是基础,业务指导是关键,考核管理是抓手,业务与行政相结合实现齐抓共管良好局面。
1、部门合作,共防疫情。平湖市教育和卫生两大部门总是能通力合作,共同预防和控制学校疫情的发生。针对学校聚集性疫情,两大部门在领导层面有联合现场指导和督查防控机制,为现场调查、处置疫情提供保障;在学校层面有校医保健群、平湖防保群等现代化沟通平台,及时沟通、实时上报。确保部门间在不同层面上都能实现信息互通。
2、业务指导,疾控领衔。疾控中心的学校卫生、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等均与学校传染病管理工作息息相关,三线的专业人员均具有中级以上的专业资质,日常指导严谨规范,处置疫情及时到位,为校园传染病防控从技术上提供保障。
3、制度保证,联合考核。每年都由教育局与卫生局根据学校卫生工作重点,联合制定下发《学校卫生考核任务书》,其中传染病防制为其中一个重要项目。两个部门每年都会联合对各幼儿园、小学、中学开展工作质量考核,涉及晨检制度、因病缺课追查制度的落实情况、日常散发传染病处置措施的落实情况,对考核结果评分、评选学校卫生先进单位,以考核制度约束、提升平湖市学校传染病管理工作质量。
二、组织管理与能力建设并重
网络管理是重点,技术培训是保证,能力素养是核心,狠抓业务能力提升是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动力。
1.梳理网络,熄患萌芽。为及时掌握平湖市各类办学机构,每年春秋开学之际,各镇、街道传染病管理人员都会加强对辖区办学机构的摸底,重点为民办教学机构、幼儿园、早教机构等,明确被指导对象,加强联系和指导;根据季节变化特点、结合本市实时疫情趋势分析,针对性开展指导工作,确保及时发现问题,指导到位,将疫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基层培训,提升能力。技术和能力是有效控制疫情的生命线,平湖市重视传染病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工作,坚持日常例会与专题培训相结合,例会上简介本地近期传染病疫情形势,提示防病重点,同时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突出针对性,注重实效性;根据疫情形势,适时开展学校传染病疫情处置、新发传染病防制知识等专题培训,结合平湖首届现场流行病学培训班系统专业培训,大力提升和规范了平湖市基层人员疫情处置能力。
3.强化沟通,明确要求。每年由教育部门及卫生部门联合组织全市分管校长、校医年度会议,部署新学年学校卫生工作任务,对学校传染病防制、查验接种证的技术提出具体要求、组织专业培训,并对上年度日常指导、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确保实际工作落实到位,促进平湖市学校传染病管理工作更为规范。
三、疾病预防与疫情处置并重
健康第一理念、免疫接种保障、及早疫情处置,三大要点串起学校传染病防控链:
1、拓宽载体,健康宣教。以传染病的早期症状、主要体征表现、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为主要内容,借助宣传橱窗、校讯通、电视、广播、微博等载体,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大幅提升广大师生、家长的健康意识,提高自我防病能力和疾病早期症状的识别能力,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和阻断疾病传播标本兼治的效果。
2、查验工作,免疫屏障。在学校深入开展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工作,及适龄儿童查漏补种工作,积极消除免疫空白儿童,对初三、高一学生每年接种麻风疫苗,增强疫苗免疫效果,构建坚固免疫屏障。
3、监管疫情,及早处置。疾控中心疫情管理人员每天浏览大疫情网络,及时管理各地报告的本辖区传染病,及早与涉校方联系了解疫情,评估疫情影响范围,开展相应报告程序并规范现场处置;24小时内与患者家长联系,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家消毒处置,力求达到防控措施到位、消毒指导到位、正面宣传到位。(平湖市疾控中心 蒋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