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动态(CDC Update)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栏目不存在

海宁全城“警戒” 严防登革热

更新时间:2019-07-10 09:37:54点击次数:1909次字号:T|T

       近日,全市气温稳步上升,降雨频繁,适宜于登革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的孳生。历年监测结果显示,我市每年4 月份即进入白纹伊蚊繁殖的活跃期,一旦有传染源输入而又未及时被发现,容易引起本地感染和传播。鉴于今年嘉兴市已有输入性病例报告,且近年来我省杭州、宁波、义乌地区都有本地疫情发生,我市存在病例输入导致本地暴发流行的风险。为进一步做好我市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市疾控中心近期多举措严防登革热。

       一是加强全市蚊媒密度监测。为全面了解全市蚊媒密度,5 月10 日、11 日,全市14 家基层医疗机构各抽取辖区1 个自然村开展布雷图监测,共调查14 个村700 个家庭户,监测结果显示阳性户数54 户,积水容器346 个,其中阳性积水容器71 个,全市布雷图指数平均为10.14,容器指数20.52%,房屋指数7.71%。依据登革热防控要求,目前全市存在登革热暴发风险(10<BI≤20),需提高警惕。

       二是开展医疗机构登革热防控培训。5 月13 日,市疾控中心组织全市医疗机构开展登革热等夏季传染病防控业务培训,就目前全国、全省的登革热疫情概况做了详细介绍,同时对基层医疗发热门诊、肠道门诊设置规范进行了解读。

       三是开展全市登革热专题风险评估。为进一步评估我市登革热输入病例疫情和本地暴发疫情风险,市疾控中心传防科经前期讨论确定风险议题、收集全球各地疫情现状信息、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题风险评估、提供相应防控措施建议、撰写风险评估报告等系列过程,科学评估我市登革热疫情风险。

       四是组织应急小分队进行蚊媒消杀演练。5 月9 日,应急小分队成员实地演练登革热疫点现场热烟雾机灭蚊、超低容量灭蚊、滞留喷洒灭蚊、二氧化碳诱蚊器成蚊密度监测等操作,进一步提升应急小分队登革热疫情现场灭蚊消杀处置的能力。( 海宁市疾控中心 赵天旺 )

来源:嘉兴市疾控中心 (本站编辑:余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