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动态(CDC Update)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栏目不存在

最多录一次:”互联网+”助推秀洲区慢性病协同管理

更新时间:2018-01-12 09:24:31点击次数:1851次字号:T|T

       近期,秀洲区中山社区的王老伯在浙江省第一人民医院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其诊断报告信息通过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录入后,系统实时将其就诊记录回传至秀洲区慢性病协同管理系统。这意味着王老伯回秀洲区再就诊时,辖区责任医生已第一时间掌握其患病信息,能及时提供相关健康管理服务,且基层医疗机构无需重复报卡。

       以往只有上级医院才能看到下级医院的就诊信息,信息单向传送,现在实现了信息系统的双向交互,区级医院也能使用省级医院的就诊数据,不但避免了患者的重复检查和诊断,也有效解决了医务人员重复报卡问题,门诊查漏工作已成为过去式。目前,秀洲区建成全省首个区域基层公共卫生协同管理平台,与其配套的有14个公共卫生业务系统,他们的投入使用突破性实现了包括慢性病报告在内的平台信息交互,实现医疗与公共卫生信息数据“实时采集、互联互通、医防整合、部门协同”,使秀洲“智慧健康”呈现叠加效应。不仅如此,该平台还实现了公共卫生网络从镇、区、市、省的“纵向贯通”,破解了基层网络直报一直以来的交互难题,在全省率先实现省内不同医疗机构慢病报卡的实时共享和上报回传,使居民尤其慢性病患者能就近享受便捷、优质、连续的基本医疗服务。

       通过公共卫生协同管理交互平台的建立,秀洲区已实现公共卫生信息采集全覆盖,公共卫生数据自动采集、平台的互联互通,达到医防整合、部门联动,彻底解决了公共卫生重复工作、信息碎片化、效率低下等“顽症痼疾”。从区域HIS系统医生诊断的嵌入式报卡、到省区慢性病协同管理系统报卡信息交互回传、到慢性病信息推送至区域健康档案系统进行社区建档管理,实现了档案、报卡、初访和随访等环节的信息共享。同时配合移动随访、诊间随访、区域体检系统等等,借助互联网因子,秀洲区正在稳步规划着以大数据、移动互联互通等新技术打造全新的医疗健康管理模式。截止目前,秀洲区已经为近40万居民免费建立了一份从出生到死亡全过程的“健康档案”。健康档案将居民分散的诊疗和健康信息整合成一份完整的电子健康档案,每份档案都详细记载了居民的饮食习惯、疾病信息及历次就诊、体检、健康干预等上百项信息,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的开展提供了有效支撑。(秀洲区疾控中心  骆田斌)

来源:嘉兴市疾控中心 (本站编辑:余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