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桐乡市分别报告了两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为桐乡历年来首次出现。登革热主要通过蚊子,尤其是伊蚊(俗称“花脚蚊子”)传播,而8、9月正是我市蚊密度的高峰时期, 因此,桐乡疾控中心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按照应急监测要求对病人疫点开展蚊密度应急监测,严防登革热的传播。
8月13日起,疾控中心卫生监测科对两个病例居住地半径200m的范围(核心区)每3天一次,同时对疫点核心区外半径200米(警戒区)每7天一次,开展布雷图指数和双层叠帐法监测,通过监测了解该区域内可能孳生伊蚊的积水点情况和成蚊密度,密切关注蚊密度的变化,同时将相关数据和消杀建议报告给当地政府,指导开展消杀和防蚊灭蚊工作。通过连续的监测、清除积水、消杀配合,近期监测发现区域内蚊幼虫和成蚊的密度都出现明显下降,并控制在安全范围内。疾控中心将继续认真做好监测工作,严防登革热暴发。(桐乡市疾控中心 徐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