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控主张“早、小、严、实”,如何真正落实到位,需要基层传染病防控人员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而基层从事的人员近半数为非预防医学专业,且新进人员较多,为进一步做好全区的应急工作,提升基层人员的应急能力,规范组织实施现场调查处置,2016年秀洲区对基层各医疗单位的传染病防控人员进行了较全面、小班化的应急培训,并初见成效。
一、思想重视,人员固定
以往对基层开展应急培训时因各种各样原因,参训人员往往不是固定人员,从而获得的培训知识是零散的,参训人员亦无压力,而此次培训要求参训人员固定,每个单位1-2人,要求各单位保证学员参训时间,全年共开展应急培训7期。
二、系统培训,扎实基础
此次培训项目涉及流行病学调查技能培训、各类传染病的防控、食源性疾病及院感事件的调查处置、演练方案及应急预案的制定、疫点消毒处置等内容,不仅有理论知识的培训,亦有结合案例教学讨论。培训师资选择了理论知识过硬,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各领域专家进行授课。为达到理想的教学结果,部分课程结束后需要完成作业并有分管领导签字后上交,期末对每位学员进行了闭卷考试和成果汇报,改变了以往学员培训时不认真听讲,主动参与、学习意识不强的状况。通过考核,本轮培训评选出三名优秀学员。
三、实践积累,成效初显
因培训的成员本身是基层各单位的传染病防控人员,经常会接触到小的传染病聚集性事件,以往各单位经常将疫情上报后等着疾控中心指导,处置时系统性、规范性不强。经过本轮培训,学员亦能通过案例处置不断反思,同类疫情的处置效果在学习前后有了明显变化;疾控中心亦体会到基层处置较以前更规范,配合更默契了。2016年全区的传染病疫情均在萌芽状态即得到了控制。( 秀洲区疾控中心 周建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