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洲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在传染病防控督导过程中发现:在非重大传染病流行季节,部分医疗机构对预检分诊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放松了对预检分诊的管理,存在着人员临时性、专业技能性差的情况。在实际分检过程中,发现患者发热,就将其引导至发热门诊,未真正发挥传染病预检分诊作用。
为改善上述状况,秀洲区积极采取措施并加以落实。一是由区疾控中心组织,统一制定了新的预检分诊登记表,明确要求对发热病人需询问有无外出史、禽类病人接触史、类似病人接触史的流行病学史,对有流行病学史或发热38℃且伴咳嗽、咽痛者或发热伴皮疹、或有腮腺肿大者,需至发热门诊由医生进一步诊治,对有腹泻者均要求到肠道门诊就诊。二是在对各医疗机构督导时,对医院预检、公卫科人员开展面对面培训,指导如何正确预检、如何正确填写预检登记表。三是由区疾控中心定期向各医疗单位发布需重点关注的传染病及其流行病学史,及时将相关信息告知预检人员及临床医生,以增强医务人员职业敏感性。
上述措施的有效落实,进一步明确了预检内容,临时上岗人员通过快速培训亦能掌握相关预检知识,改变了原来需预检人员掌握大量传染病知识,预检分诊时抓不到关键点,导致不能正确规范开展预检分诊的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使用,基层医疗机构普遍反映良好,认为新的预检分诊方法简单实用,适合基层人手少、专业水平相对低的情况,亦有利于做到对疑似传染病的分诊,最大限度地减少院内感染,真正发挥预检分诊的作用。(秀洲区疾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