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动态(CDC Update)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栏目不存在

桐乡市布病防控工作成效显著

更新时间:2016-05-17 08:42:33点击次数:1761次字号:T|T
 

桐乡市是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历史非疫区,但自2010年起,因从外地输入未经有效检疫的牛和羊,引起从事牛羊养殖、运输、交易、屠宰等职业人群感染布病,近年来每年都有人间布病疫情发生,并有上升趋势。桐乡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农业经济局等部门高度重视布病防控工作,通力协作,积极落实布病防控措施。

一是宣传监测并举,注重实效。桐乡市卫计和农经两部门每年两次组织专业人员对全市各牛羊交易,屠宰及养殖等场所的相关职业人群进行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工作。采用展板、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及面对面教育等方式对职业人群进行布病防控知识的宣传,羊交易市场设立固定的布病防治知识宣传橱窗,教育和督促改变工作过程的不良行为。同时充分利用电台、网络、报纸等媒体对全市居民进行布病防治知识宣传,增强广大市民布病防护意识。

二是开展人畜布病监测,掌握疫情流行动态。自2010年以来,桐乡市疾控中心每年两次(上、下半年各一次)对羊交易市场、规模羊养殖场、皮件厂接触生皮头道工,以及菜市场贩卖牛羊肉(羊羔)、个体屠宰户等重点职业人群开展布病主动监测及常年对外的被动监测工作。畜牧业对全市规模羊养殖场开展畜间布氏菌病主动监测,目前通过主动监测,掌握疫情流行动态。

三是培训和督导结合,减少误诊。桐乡市疾控中心对全市分管布病的防保医生、发热门诊医生开展师资培训,各医院再组织全体医务人员开展布病诊治能力的培训,做好鉴别诊断,减少误诊,提高了医疗单位对布病的诊治技术水平。各社区医生对辖区内的布病病例进行随访,督导病人正确服药,并及时发现药物副反应,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布病的慢性化,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桐乡市布病慢性化率为4.88%,远低于全国11%的水平,真正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四是提升防控能力,开展传染源溯源。桐乡市疾控中心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支持下进行传染源溯源工作,证实病例与患病动物分子流行病学相关性,结果表明布病传染源不仅来自外地染疫的牲畜,同时本地动物也存在携带病原体的情况;不仅有羊种布氏菌,也有牛种布氏菌存在。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市民饮食需求结构的改变,对牛羊肉以及乳、皮、毛等畜产品的需求量俱增,布病防控关系到菜篮子工程,食品安全又是老百姓最为关切的焦点之一。桐乡市积极提升布病防控能力,防控工作做实做细,为经济建没和市民健康保驾护航。(桐乡市疾控中心 张红芳)

来源:桐乡市疾控中心 (本站编辑:朱国英)